2017年11月14日是第11个“联合国糖尿病日”, 今年的主题为:“女性与糖尿病——我们拥有健康未来的权利” 二维码
531
女性与糖尿病,为什么更值得关注? 据悉,全球育龄女性糖尿病患者人数达6000万,糖尿病是全球第九大女性死亡原因,每年因糖尿病死亡的女性人数达210万。患有2型糖尿病患者的妇女罹患冠心病的风险较其他女性高出10倍;患有1型糖尿病的女性更易发生早期自然流产或胎儿畸形;1/7的分娩受到妊娠糖尿病的影响a;半数妊娠期高血糖发生在30岁以下的妇女中。 妇女怀孕时,糖尿病的发病率增加,尤其是妊娠糖尿病。但是糖尿病血糖不是很高的时候没有症状,所以患者没有注意,其实血糖达到指标就可以诊断是糖尿病了。 妊娠糖尿病对母亲和胎儿都有影响,对母亲来说会产生不良的妊娠结局,比如说早产、流产、巨大胎儿,以及分娩以后母亲得恶性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加,同时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会增加。对胎儿来说,宫内发育的不良,会造成巨大胎儿、还有胎儿的畸形,以及在出生以后患低血糖。在分娩时,也增加了母亲以及胎儿的风险,应引起各界的重视。 从饮食上来说,并不是说孕妇多进食,胎儿就会发育得好,其实供体平衡就可以了。如果多吃还引起血糖升高,除了对母亲身体不利,对胎儿生长发育也是不利的。但是有些孕妇觉得自己并没有吃多少,为什么血糖还是高呢? 高龄、有糖尿病家族史、超重、肥胖、代谢综合征等都是患妊娠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女性要引起高度的重视,需要到专科医院去做检查。特别提醒准备生二孩的女性,或者原患糖尿遗传的女性,怀孕前最好到内分泌科或者妇产科做评估,控制好各种指标,确保胎儿的健康发育。 妊娠糖尿病有关知识 妊娠前已有糖尿病的患者妊娠,称糖尿病合并妊娠;另一种为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出现糖尿病,又称为妊娠期糖尿病(GDM)。糖尿病孕妇中80%以上为GDM,糖尿病合并妊娠者不足20%。GDM患者糖代谢多数于产后能恢复正常,但将来患2型糖尿病机会增加。糖尿病孕妇的临床经过复杂。对母儿均有较大危害,必须引起重视。 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 1、管好嘴:饮食全面均衡且适量 妊娠糖尿病的非药物治疗包括饮食调整、规律运动和血糖监测。目标是维持血糖水平正常,预防酮体发生,体重合理增长,胎儿生长发育正常。 从饮食上说,精白米饭、精小麦、精面食类、红肉、加工类肉食、水果果汁、苏打、含糖饮料、巧克力酱、果酱这些食物需要下调比例。蔬菜、新鲜水果、全麦面包、糙米、不含糖的酸奶、坚果类食物、新鲜水需要提高比例。 建议准妈妈这样吃: ● 控制总能量,全面均衡且适量,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减少脂肪摄入,合理摄入蛋白质,增加纤维素的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 ● 少食多餐,每日加餐会有利于维持血糖平稳及预防低血糖。 ● 饮食清淡、低脂少油、控盐,禁止精制糖的摄入。 ● 合理控制孕妇、胎儿体重增长。 2、迈开腿:安全有效降血糖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如无运动禁忌,均应规律运动。规律运动可增加肌肉力量、改善骨盆充血、缓解腰痛、防止关节损伤、增加产力、调节情绪,更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空腹血糖水平。 建议准妈妈这样动: 时间:宜在餐后进行,从吃第一口饭算起的饭后一小时开始运动,因此时血糖较高,并避免了应用胰岛素患者的胰岛素作用高峰,以免出现低血糖。 频率:餐后进行20到60分钟,每周3到7次的有氧锻炼。 内容:包括日常家务劳动、步行(每分钟70到90米)、孕期瑜伽、上下楼梯、上肢运动(可举装满水的矿泉水瓶或5千克的哑铃)等。其中步行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每天均可进行。如果存在运动禁忌症,建议上肢运动。 (特别注意:1型糖尿病、严重的心脏病、患限制性肺病、宫颈功能不全、多胎妊娠、妊娠中晚期阴道出血、妊娠26周后胎盘前置、早产、胎膜破裂、妊娠高血压疾病,不宜进行运动。应用胰岛素的孕妇,运动前监测血糖,小于3.3mmol/L进食后运动,大于13.9mmol/L时需监测尿酮体。) 3、避免清晨空腹运动。 如有宫缩、阴道出血或不正常的气促、头晕眼花、严重头痛、肌无力、大汗等低血糖症状,应停止运动。 4、用药治:首选胰岛素注射 胰岛素对胎儿绝对安全。注射部位不同,吸收速度不一,腹部最快,其次依次为上臂、大腿和臀部。建议注射部位轮换 建议准妈妈这样用药:买回家的胰岛素没开封之前需要冰箱冷藏保存,开封的胰岛素可以常温保存,保质期一个月。注射部位尽量避免在裤带位置,注射前排空针头空气,注射后持续10秒再拔针,注射结束更换针头。增减胰岛素量每一次1-2u,观察2-3天后再调整。
文章分类:
健康知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