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服中心:0771-2192132  发热门诊:0771-5623020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企业职工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研究

 二维码 943
作者:梁秀山

[摘要]企业职工是有具体工作生活阶层的群体,即所谓的企业工薪阶层,其主观幸福感具有特定的评价范畴,与企业兴衰有密切关系,职工幸福感常常取决于薪酬福利、工作环境、身心健康、职业发展、企业民主、社交文化等因素。本文将对企业职工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进行探究,以求有助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规划,促进企业稳定长远发展。

[关键词] 主观幸福感 生活满意度   提升对策

1.概述  

幸福是人们生活快乐满足的主观体验,不同的人群层次有不同的主观心理感受,每个人对幸福追求是按自我标准界定的,因此幸福概念没有绝对的标准和答案。

所谓幸福感其实指的是主观幸福感,是人们快乐的心理体验,属于主观意识范畴,主观幸福感是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是一种主观的、整体的态度和看法,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2.企业职工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2.1.薪酬福利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薪酬福利即经济收入职工最关注的影响幸福感的一项主要因素,有文章报道分析,薪酬福利影响幸福感的因素比例约占40%,可见薪酬福利影响比重是最大的,也就是说,职工幸福感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物质满足基础之上。
以往的研究主要针对于国家经济总体情况对国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就职工个人而言,虽然收入的状况与幸福感没有必然联系,但是当收入长期低下或长年不加薪很容易引起幸福感的波动,尤其当收入不能满足个人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时, 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生活满意度锐减,幸福感明显降低。

2.2.身心健康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身心健康是快乐的源泉,也是主观幸福感的根本。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拥有充足的积蓄是幸福的前提,但幸福的构成元素不只是金钱。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心态,才能胜任所从事的工作,才能有职业发展进步的机会,才会有幸福的本钱。如果平时经常有病痛折磨,心理压力大,经济有负担,就难以胜任自身的工作,抱病生活工作,消极情绪占据优势,生活满意度低,也无法参与其他有积极意义的社会活动,幸福感极大削减。

2.3.工作环境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工作环境包括工作场所、条件、安全保障、人际关系、学习氛围、管理效益、企业规模知名度等内容,公司规模大知名度高效益好,工作场所条件优越,安全有保障,学习氛围浓厚,人际关系好,大家和谐相处,事业发展能长远等等,这些因素都会使职工自然而然产生幸福感。反之,企业没有知名度、工作环境恶劣、安全无保障、管理效益低、发展不长久等,都会让职工感到忧虑,得过且过的样子或者被定为临时过渡性工作,没有什么安全感和幸福感。

2.4.企业民主对职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民主的形式较为复杂,简而言之,就是众人能够参与决定做主的事情,体现的是众人的集体意志。企业民主就是企业职工能够有权利参与重大决策,企业具有集体决策管理的完善机制和程序,代表着广大职工群众的利益。企业民主管理不仅可以增加职工对企业的可信度,还会降低企业管理的风险,避免独断带来的困难和危机。没有民主管理的企业,职工的参与权、决定权、监督权、否定权被削弱甚至被剥夺,心存不快,自然就没有多少幸福感。如果职工能够参与民主管理,享受到民主做主的权利和快乐收获,主观幸福感就会自然形成。

2.5.职业发展对职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每个企业职工都会有职业发展的经历和职业发展期望,如果职业发展通道狭小不通畅,职工自我实现的需要很难得到满足,主观幸福感就会很低。职业通道是指一个员工的职业发展计划对员工来说,可以让员工更加专注于自身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为之努力。这一职业发展计划要求员工、主管以及人力资源部门共同参与制定。员工提出自身的兴趣与倾向,主管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人力资源部门则负责评估其未来的发展可能,为员工提供职业发展的希望和空间

2.6.社交文化对职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社交文化是人类社会共生共存长期发展形成的社会交往习惯和传统。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所以生活在这个社会的人的个性都必然要到文化传统的影响。在文化的组成中,对一些重大问题的价值观念,如对人生的看法,对自然界的看法,对人与人关系的看法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行为模式都会对每个人的价值观存在巨大的影响。

3.企业职工幸福感的提升对策研究
3.1. 充分认识提升职工幸福感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幸福感理论与企业管理同样具有密切关系,职工幸福感与企业荣辱与共,没有企业的兴旺发达就不可能提升职工幸福感,职工没有幸福感企业将会遇到重重困难,甚至会陷入困境。按照企业文化理论,企业管理最重要的是对人的管理,即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管理文化的核心是使职工关心企业、忠诚企业、奉献企业。提升职工幸福感是引导职工“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重要渠道。幸福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积极引导大家热爱企业、热爱生活、关爱家人、奉献社会,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境界上获得幸福。职工在充分体验职业幸福感后,就会产生一种对企业的认同感,并感觉工作是一种快乐,把工作当成一种责任,从而带着愉快的心情,积极投入到日常工作中,为企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3.2.加强思想教育宣传工作,奠定培养职工幸福感的思想基础。

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职工思想教育,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风尚,养成稳固的健康心理,。通过学习,提高思想觉悟、认知水平,有效地处理存在的问题,化解矛盾;通过学习,加强自我修养,保持阳光心态,培养知足、感恩意识,正确对待成绩、荣誉、困难、失败、挫折,始终保持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和谐心态,从而养成正确的幸福感认知觉悟。
3.3.强化企业管理,完善薪酬分配制度,满足职工的基本薪酬福利需求

    企业要千方百计制定好长效的管理体制,公平公正公开,激励政策灵活有效实用,职工群众普遍接受并自觉为之努力。目前形势下,职工最关心的主要还是薪酬福利问题,作为企业必须看准时机、把好方向,全力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企业的综合经济实力,即使在风云多变的国际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同样具有较强的抵御和防控风险能力,不至于出现大起大落的不利局面。只有企业兴旺发达才能在同行中具有竞争力,才有条件满足职工的薪酬需求:每月能够按时领到预期的工资收入,其中体现了多劳多得的制度,体现了担风险与不担风险的区别,体现了努力进步的价值,体现了负责任的好处,体现了薪酬逐年递增的阳光政策。职工激励和福利政策是助长企业长远经济发展的实用良方,也是企业管理不可或缺的主题,健全加班管理与补偿制度,采取多种形式的工作餐保障措施,使一线职工感受到企业的人性关怀;重视对职工进行必要的身体健康管理,定期组织职工体检,指导亚健康的职工做好疾病预防,关心和帮助有病职工,想尽办法使职工脱离病痛折磨。

3.4.敞开职工职业发展通道提供自我实现的发展空间

建立畅通的职务晋升和职工级别晋升通道:管理生涯通道──沿着这条道路可以通达高级管理职位;专业生涯通道──沿着这条道路可以通达高级技术职位技术人员通道──技术带头人通道──技术管理人员通道。使职工的培养、培训、选拔、晋升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激励职工不断提升业绩,勇于承担责任。当职工的努力得到最大的职业成功时,他们才会觉得幸福。

3.5. 提高民主管理水平,畅通提升职工幸福感的沟通渠道

要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善于倾听职工的意见和心声,畅通意愿表达的渠道,建立管理层与职工的日常沟通机制,使职工可以畅所欲言,管理层可以释疑解惑,共同探讨企业发展问题、日常管理问题及职工个人发展问题、生活学习问题,对职工提出的意见与建议,及时研究解决,从而使职工从心理上产生一种受到尊重的幸福感。要深入细致地做好企业改革过程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正确处理和兼顾各方面利益,引导职工以合法、理性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要更多地了解职工的所想、所需,并积极地创造条件帮助职工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化解生活中的困难,使职工时时感受到领导和企业的关怀,真正感受到企业就是一个大家庭,从而更积极地参与、融入企业管理,提高对企业的认同感、忠诚度,增强职工为企业努力奋斗奉献意识。
3.6..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助推职工幸福感的提升。

对一个企业而言,必须树立全体职工认同的价值观,明确在价值观指导下的企业目标、企业精神、职业道德,让职工看到努力的方向,才能使员工产生归属感、使命感、凝聚力、向心力,激发职工爱岗敬业、奋发上进的工作热情,使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得以发挥,在快乐工作的同时产生幸福感。要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和企业文化建设的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使职工在参与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不断提高思想修养,陶冶道德情操,塑造美好心灵。

3.7. 建立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营造增强职工幸福感的社交文化。和谐的干群关系、和谐的同事关系能让职工感受到幸福。领导与职工、职工与职工要和睦相处,真诚相见,友善相待,促进沟通协作,形成团队合力,建立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建立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等于帮助自己的理念。领导者要更新管理理念,营造平等的氛围,有意识淡化领导角色,引导职工敢想、敢说、敢做,敢于创新,乐于创新。工作环境是外在条件,舒适、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也是员工获取职业幸福感的重要方面。
4.小结

职工幸福感源自企业,与企业兴衰密切相关,两者相辅相成,企业兴旺发达职工才有幸福可言,职工充满幸福感会反过来推动企业的大发展。因此要把“幸福感” 理念引入企业长效管理,从管理要效益,使企业做强做大,创造一切条件尽可能持续稳定满足职工的基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切实增强职工职业幸福感,促进企业和谐健康长远发展,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文章分类: 医院文化
分享到:
会员登录
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